小時了了
收到印刷精美的 2005 年 8 月刊 Technology Review, MIT’s Magazine of Innovation,其中有一篇文章報導在 MIT 裡一個年輕的「小」族群:低齡的大學生(Outside the Norm: Sixteen Years Old -- and Thriving on Campus).文章裡指出即使 MIT 並不特別去發掘這類學生,每年有 1 到 5 個 14 歲到 16 歲的高中生進入 MIT.不知何故,VB 自從讀到這篇文章,便一直接觸到關於「如何教育資優生」的相關報導,比如 12 歲的孩子數學即有高一程度啦、14 歲即將自華盛頓大學畢業的天才啦、等等.許多年「 幼」的博士與「家有資優兒」的爸媽更競相出書,將自己的辛苦與寶貴的經驗「傳播」給在「多元入學」的衝擊與壓力下,有志培養「天才兒童」的父母.
VB 想起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的「親身經歷」-- (到目前為止還是「好朋友」,讀完這篇 blog,可能要變成「前好友」-- former good friend --了.)
好友 12 歲在台灣「甄試」成為資優生,除了平常上既定的國一課程,另有特別的數學物理與化學課,由大學教授一對一教學;每週有一晚父母還聘請任職中央研究院的數學研究員與之研習「微積分」.
13 歲赴美,不到三個月由 ESL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老師推薦轉入 8 年級正常英文班.同時間並通過學區一連串的數學考試,每天由母親從初中接送到高中先修大一微積分.
同一年,經過校與郡的篩選,與其他 3 個選手代表西岸某一大州參加全美數學競賽,在 204 個參賽者中(50 州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各 4 名),此州選手有 3 位進入前 10 名 --(此項比賽沒有「同名次」,同分的選手以姓名字母排列次序決定名次,這次比賽前 6 名有 4 名同分.)此州則為「第一名」團隊,「載譽歸州」後某大城市時報 (XX Times)特派記者到好友家裡採訪.15 歲修完大一物理與大一化學,16 歲一個人離鄉背井到 2600 多哩以外的東岸唸大學.
好友現在的「成就」如何?他 12 歲時出版第一本關於電腦程式寫作的書;第二本 -- 也是關於電腦程式寫作的書 -- 則在很多很多年以後才問世.(看到這裡,好友提出嚴正抗議:兩本書之間還發表了學士碩士博士論文與 30 來篇學術論文!VB 則「酸葡萄」心態發作,冷冷的回答:「So?小時了了!」)
好友為之氣結,但也找不到「證詞」跟 VB 辯論.我們看看這許多被報導過的資優生,他們成年以後的成就並不見得比一般人要特別好! 他們犧牲掉的又是什麼?
趁還沒「反目成仇」之前,VB 把握機會問好友:「跳級的成長過程中,什麼是最快樂的和最遺憾的?」
「追求學問當然是很快樂,可是人生有很多在書本外的知識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來經歷,沒有辦法濃縮的.比如跳過高中時期和同年齡的同學打籃球打排球的經驗,以及從這些經驗裡培養出來的友誼,沒有它們有時會覺得有點孤單.」
VB 再問好友的母親對「家有資優兒」的看法,好友的母親嘆口氣:「我們從來沒打算培養資優生,其實孩子有沒有成就都不要緊,快樂健康平安最重要!」
Labels: 育樂之外的食衣住行
2 Comments: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 的新約教授 Vern Poythress 也可以算是天才, 24 歲哈佛數學博士, 之後又唸了神學碩士, 文學碩士, 和神學博士. 他在數學,哲學, 希臘文, 希伯來文, 和神學等領域的知識, 皆是 Auffie 的超集合 (superset). 他是 Auffie 最佩服的人物之一.
所以小時了了, 大也未必不佳.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