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搶救美國郵政

全世界都知道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貪腐洗錢愛台灣與毒奶成功締造「兩個中國」,雖然也是國際知名的大事,但不在本文討論之內):山姆大叔接管了「打著政府機構旗號其實很早以前就已轉為私人經營的上市公司」──聽起來好熟悉的運作模式──的「房利美」「房地美」.

這位「管盡天下不平事」(又有辛勤工作奉公守法按時繳房貸納稅之中產階級的血汗錢作靠山)的山姆「老大哥」Big Brother,接下來拍胸膛宣布:挽救華爾街舍我其誰?大動作扶持出事前電視廣告仍然打得很兇的 AIG.於是乎,金融業者由昂首睥睨的大老鷹縮變為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帶著久旱望甘霖般乞憐的眼神,殷切盯著財政部長手心裡的麵包屑.今晨驚見:農業部不讓財政部專美於前,即將接管受期貨市場衝擊而搖搖欲墜的速食王國「麥當勞」!(按:此乃網路流傳之小道消息,雖然謠言成真的例子不少,尚請各位有識之士明辨是非明察秋毫.)

在政府強行介入干涉自由經濟的強烈震撼下尚未恢復神智的 VB,這兩天才發現,原來國務院為善不欲人知,悄悄展開「搶救美國郵政」的計畫.

美國郵政,百年霸業.如果不在意其工作人員總是掛著一副人人欠他五百萬的債主臉孔(享受公家福利的公務員嘛);如果不計較他們三不五時搞丟了你的重要信件(例如移民局國稅局的文件,或是「親愛的約翰」Dear John letters)──這可不是無中生有,多年前認識的一個郵差曾經眉飛色舞的對我說,他已經厭煩挨家挨戶的送遞這些「垃圾郵件」,同時堅信分配在他管轄區的居民也一樣討厭收到這些垃圾郵件,故而以「便民」為最高指導原則的他,三不五時就把垃圾郵件一大落一大落的扔進路邊的垃圾桶(還不是回收桶!);偏偏很多美國部門的官方文件,看起來比垃圾郵件更像垃圾郵件──當然這些是「特例」.其實在「同額競爭」的情況下,美國郵政的「服務」也算是不錯的(註一).

拜科技發展之賜,官方經營全民買單的美國郵政跨入二十一世紀,營運赤字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當許多金融業務,例如與民生最息息相關的明細查詢與帳單支付,廣大人民只要手指敲敲鍵盤按下軟鍵,在網路上即可完成;郵件來往驟減,只好每年調升郵資.然而郵資越調高,越把消費者推往「網路業務」,原來希望「價格反應成本」,竟然變成「以價制量」──(這跟高稅率下則總稅收減,低稅率下則總稅收增,有異曲同工之妙.)

國務院「護照服務部」(Passport Services──我真不明白這些名喚「服務」的政府單位,例如 INS 和 IRS,到底是誰服務誰,或是什麼服務什麼啊?)爲了紓解美國郵政的困境,於本年初發布「護照申請核准後」證件寄回原申請人之原則(單張上只有英文和西班牙文兩種官方語言,中文是 VB 的譯版,文句不通,尚請見諒):

>如果你只申請「護照本」,你的「護照本」與公民證可能會分兩次寄達;

>如果你只申請「護照卡」,你的「護照卡」與公民證一定會分兩次寄達;

>如果你同時申請「護照本」與「護照卡」,你的「護照本」「護照卡」與公民證可能會分三次寄達.

瞧,郵局的業績(而且不是一般平信)馬上倍增!郵費誰付?當然是申請人啦.

收到「護照本」後隔兩天,在本週剛到的垃圾郵件堆裡夾著一個非常不起眼,類似房屋貸款或保險招攬或政黨募款的牛皮紙信封,打開一看,居然是分批寄回的「公民證」!「這個人的垃圾是那個人的寶貝」,誠然!

註一:美國郵政提供「轉信」服務.搬家以後到郵局填寫新住址與遷址人姓名,寄到舊址的信會(偶爾)被轉到新址.VB 與 VB 弟的「貴姓」在華人中不算常見,在台灣遇到同姓者都是自家人;偏偏我們舊址樓上「共渡」(Condo)的房客,跟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人,所以他家的信也(偶爾)被一併轉到 VB 家新址,如果沒碰上 VB 弟回舊址拿信時順道放入樓上房客的信箱(註二),只能請郵局再轉回(希望裡面沒有逾期的情書)!

註二:遷入新家不久,就發現我們住進了「青島新村」(請參考「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對街A媽媽是台灣來的外省人,隔兩戶是來自東南亞的華裔;左邊B府是大陸來的中國人,右邊比我們晚一點搬來的C家是香港人;隔個後院有位聲音宏亮的阿公,每晚教小孫女唱「天黑黑」和「燒肉粽」,還有「好康兜燒報」婦女會不定期聚會──據說會議的官方語言是客家話.昨天信箱裡翻出一封信,收信人只有姓氏開頭字母跟 VB 一樣,然而陌生的名字不像前面所提之華人鄰居們其中一位,尤有甚者,本街沒有信上所寫之門牌號碼!VB 權充臨時郵差,一家一家敲門:「請問這是你家的信嗎?」

──即使地址寫錯,信仍然可以安全送達,寄信收信的你我,能不感謝美國郵政嗎?



Labels:

11 Comments:

Blogger Miss LK said...

無論INS, IRS, DMV, USPS… 我每次與合眾國公營機構交手, 必有’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不清’的窘迫無奈感… 我常收到一扎扎送錯地址的郵件, 為求物歸原主, 我都快成業餘郵差啦!

9/25/2008 12:18:00 AM  
Blogger Auffie said...

護照卡是蝦米啊? 我也想申請看看. 這樣我的公民證又得在第五度空間漫遊幾個禮拜.

9/25/2008 08:26:00 AM  
Blogger Betty said...

哦,提起USPS我就一肚子的火。
想當年我從中西部搬來加州,所有的東西都用FedEx寄,只除了我的書享受了USPS的book rate。
結果....等我收到的時候,滿滿的箱子裡只剩一半不到,我好多收藏都從此送給了USPS。
現在想想都氣憤!X-(

9/25/2008 05:35:00 PM  
Blogger Vigo Baby said...

Miss LK,

我想美國郵政至今還沒倒,要感謝像您這樣熱心的志工郵差!

提到這些公營單位不論聯邦或是州市政府(包括學校!!)我都是一整個無力啊.

9/25/2008 09:42:00 PM  
Blogger Vigo Baby said...

auffie,

護照卡(passport card)是本年度新登場的國務院斂財產品,適用不想隨身帶護照又想北往加拿大或南至墨西哥的美國人.已經有護照的人就不必多此一舉,而且申請費也不便宜啊!

9/25/2008 09:48:00 PM  
Blogger Vigo Baby said...

Babe,

滿滿的箱子剩下一半都不到?也實在太扯了吧.我每次"請"USPS 寄信,都擔心我的信不曉得在第幾度空間漫遊幾個禮拜,如果寄重要文件到 INS IRS 或繳交房屋稅等,更是捏一把冷汗,一直要等到隨信附上的支票被 cashed 才稍微放心,特別是 INS (現在改為 USCIS,換湯不換藥)要求只能寄普通郵件--

說到改名,usps.gov 前一陣子改為 usps.com,據說是爲了提高服務效率--

9/25/2008 10:02:0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Hello, VB,

雖然馬丁尼對美國郵政沒有什麼抱怨(可能比美國郵政服務差的國家太多)...可是讀完VB這一篇, 總覺得美國又進"亡國" 一步...

雖然總希望今年大選完, 整個大環境會好一點. 可是馬丁尼總抱遲疑的態度...唉...

9/27/2008 10:33:00 PM  
Blogger material girl said...

雖然大家都對 USPS 這麼不滿, 但是我也要幫它說一下話 -

幾年前我把學校寄給自己的回郵明信片地址寫錯了, City 忘記寫也沒寫州別跟郵遞區號,
(其實是寄到 Stanford 的 Escondido Village)
結果郵差把明信片寄到南加州的 Escondido 分局, 最後居然又寄回 Stanford 給我!!! 真的是太強了...

所以大家的東西沒寄到可能是因為地址寫對了吧... ^^; 說不定錯的地址比較符合郵局的運作方式喔. ^^

(也有可能是 Escondido 分局的郵差素質比 Stanford 的高, 因為我的信件其實是在 Stanford 寄的! Stanford 的郵差居然不知道 Escondido Village 在哪裡, 還得靠 Escondido 分局查出來... -_-")

9/29/2008 09:25:00 PM  
Blogger Vigo Baby said...

馬丁尼,

律師+特殊團體治國,遊走法律邊緣;
大法官憑己意釋憲;
在已有的各種國營醫療(例 Medicare 等)上再努力通過已經被很多國家(不用很努力)證明行不通的全民健保;
阿拉斯加才砍掉 Bridge to Nowhere,已經面臨破產的加州居然想幾百億花蓋高鐵--從SJ到LA!

亡國指日可待!

10/01/2008 07:19:00 AM  
Blogger Vigo Baby said...

MG,

哈哈哈~~

不過 Escondido Village 應該不是 City 吧?如果寫 San Jose 而沒有注明州別,不曉得會不會漫遊中南美一趟再回來?

(以前寄信回台灣不能只寫 ROC,會寄到智利,縮寫就不用說了,連寫全名也會到智利一遊;可是如果只寫台灣又會被台灣當局質疑--信會被拆喲!真是兩難,還好現在沒有人寫"蝸牛"信 snail mail,都是伊媚兒啦!)

10/01/2008 07:30:00 AM  
Blogger waysay said...

Hi版主您好:
無意瀏覽到您的這篇文章,恰巧有些關於美國郵政的問題:
1.平均而言,寄卡片回台灣需要耗時多久呢?
我於10月初在寄信Hawaii寄信回台,迄今家人仍未收到。而且我也未填寄件人地址,不知道若被退件會退到哪裡

10/14/2008 07:14:00 PM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