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3, 2009

米布丁


咱家 BB 與 CB 雖然是 ABC,兩人從張開眼到說第一句話期間,身邊環繞的不是「台灣人」(講台灣話的人,例:阿嬷與經常在阿嬷家留連徘徊的「閒雜人等」,如媽媽舅舅),就是「中文人」(講華語的人,例:爺爺奶奶和爸爸──其實他們爺爺奶奶能以極優美的台文演講書寫,他們爸爸更是英台中三聲帶,且造詣極高!只不過與這兩枚 ABC 相處都以華語應對,故被 BB 歸為「中文人」);而寶貝們因為太「愛阿嬷」,爭與阿嬷「一國」,所以雖然不會講台灣話在台灣待過的時日屈指可數,還是自封為「台灣人」(噫,他們也屬於常在阿嬷家出現的「閒雜人等」嘛!)

(至於「打夷」VB 工作在外,台灣話也講得不好,但因週末見面地點都在阿嬤家,所以歸為「台灣人」倒也相安無事.直到有一天,正推著洗衣籃到處探險的 BB 突然衝向 BB 媽,報告他的大發現:「媽咪媽咪,打夷也會講英文耶!」)

及長,BB 更將所見之人以「平日所從事之行為」分類:股票人(請大家自己對號入座),電腦人──這下可無漏網之魚了吧?

BB 在還沒能力分辨族群人種當然更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人的時候,已經展現他的「台灣胃」.某年度旅行,一家人在加州中部的杉木林裏蕩遊,早餐果醬麵包午餐罐頭泡麵,晚餐則「吃西餐」.連著三晚面對牛排烤雞義大利麵,VB 家的台灣「男子漢」(阿公與大小兩舅)尚未抱怨,「小飯桶」率先發飆:「我要吃飯飯!」──給我米飯,否則免談!

熱愛麵食的 VB 妹並非唯一對 BB 獨鍾米飯產生疑問的好奇人士,從小對白米飯能躲就躲的 VB 亦不能理解:米,真能令人如此魂牽夢繫,三日不見,竟讓 BB 以「拒食(其他食物)」抗議?

接觸更多美食之後的 BB 對米飯的真情摯愛卻「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令人費解;而超乎眾人想像的是,VB 也有爲「米」傾倒的一天?最最出人意表的是,VB 竟然愛上從來不曾正眼看過的「米布丁」?



厚底鍋裏倒入約四杯的全脂牛奶,以小火煮至鍋邊開始起小泡泡,加入約半杯的 arborio 米,過程請以矽膠刮刀適時拌攪以免沾鍋;但請勿過度攪拌,以免米粒破散.待米粒開始變軟,添入約一杯的葡萄乾,拌勻後即可關火,加蓋悶至牛奶不流動米黏稠葡萄乾膨脹即可.享用時可依各人喜好灑上巧克力粉肉桂粉或擺上香蕉片,熱食冷食均佳.




Labels: ,


繼續閱讀...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09

薑母鴨香菇燉飯


孟子面對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終捨魚取熊掌;今人(VB)想吃薑母鴨又想吃義式燉飯,煩惱了一整天──

會議室裏正討論著波形頻率週期.負責講解的同事使出渾身解數又演又說,VB 單手支頭雙眉緊蹙,努力想把白板上一組又一組不曉得怎麼導出來的數字「盯」進腦海;良久良久......

「...我...懂了!」

「啊?」正苦惱不知如何繼續的同事以為 VB 終於開竅,大喜過望,收筆回座,等著討論下一個問題──

欸,對不起,Doc,「頑石」想通的是如何兼享薑母鴨與義式燉飯,不是 25kHz 與 25us 之間的關係──

取一厚底不鏽鋼湯鍋,放入鴨腿兩支與薑一大塊(或拍或切成厚片),加足夠蓋過鴨腿的水,水滾改中火繼續加熱約五分鐘,加蓋關火,放涼.除去浮在表面已經凝結的油脂.

加熱一只平底約兩吋深的不鏽鋼鍋,放入一大匙葡萄籽油,爆炒香菇(六枚,泡開切片稍擠掉水分)與 Arborio 米(200 公克,免洗);待油脂均勻覆蓋米粒,倒入台灣米酒(100 ml);待酒精略蒸發,倒入鴨高湯(約 500 ml,分數次添入);偶爾以矽膠刮刀翻攪,直到米尖端微呈透明即熄火;依個人喜好拌入適量之 parmesan 乳酪.由於乳酪香鹹並具,故燉飯不再調味.

另爐加熱平底鍋,乾煎鴨腿使皮酥脆.若認為鴨肉味道不夠,可酌量灑上現磨之西馬拉雅粉紅岩鹽.



Labels:


繼續閱讀...

Sunday, February 15, 2009

滑雪,金桔,情人節


(由六點鐘方向順時鐘轉:糖漬金桔,金桔雪泥,金桔麵包磚,金桔巧克力軟木塞.)

氣象報告說這「總統節」長週末,平地大雨滂沱山裏大雪紛飛.週五下午的實驗室裡,幾個早有度假計畫同事之間透著一股「箭在弦上」的興奮,害 VB 這個不出城的「路人甲」,「看人家吃飯替人家喊燙」,也跟著不安;可左等右等,「五點整」偏偏不來.

「...滑雪.」VB 與同事 A 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遊戲機」.

盯著儀器的同事 B 轉過頭來,眼睛一亮:「真的?我這週末也要去滑雪耶!妳都去哪裡滑?」

「我?在家裏啦.」VB 大笑:「Wii Skiing!」

人家雪地裡真槍實彈衝鋒陷陣,毫髮無傷回來上班;VB 在「螢幕上」老是未滑先摔,化身雪球一路滾下山,隔天還背痛腰酸──遇到 VB 這種人,同事 B 只有苦笑.

週六午後,難得一小段陽光.拉開落地窗,看著果實累累的橘子樹,突然想到幾個月前 VB 媽從 Home Depot 的苗圃買回來的盆栽金桔樹.VB 媽很喜歡金桔,可以入饌可以入藥,好處「罄竹難書」;VB 味覺一直停留在兒童階段,畏之汁酸皮苦,這兩年才稍能欣賞客家人的桔醬(是金桔作的嗎?)後院轉角處的金桔,剛經過雨水洗禮的橢圓果實,豔極的澄桔映著逼人的金陽──春天到了嗎?

彎著腰,拿著園藝剪刀將金桔由「臍帶」(蒂頭)剪斷,一顆一顆丟進手腕上掛著的小袋;660 公克,今年的金桔收成;趁著「滑雪」空檔,來玩個「主題烘焙」.

將現採金桔去蒂洗淨放入鍋中,倒入適量的冷水(淹過金桔即可),加熱至水沸,滾 30 秒後將水倒掉;此步驟稱為 blanch;重複兩次以去除金桔皮之苦味.

同時於另一小鍋中,放入同等重量的白糖與水(各 200 克),加熱至糖與水完全融合.將二次「漂白」之金桔撈出,放入糖漿中,以小火熬煮 15 分鐘.而「漂」金桔的水不要馬上倒棄,趁水還熱著煮把麵線,帶著隱隱金桔香的麵線拌著僅僅以胡椒和海鹽簡單調味的牛肉醬,非常清舒爽口.

吃完麵線,回到金桔.將糖漿熬煮後的金桔,取出一半裝罐,剩餘的一半放涼,連糖水以食物處理機打成泥.

金桔泥半杯加適量熱水調和,與麵粉酵母鹽巴依序倒入麵包機,製成麵糰,烤成麵包,切成磚狀,乾煎四面至微焦.本來要刷蛋奶糊煎法式土司 pain perdu,一時發懶作罷.

其餘金桔泥則於冰箱冷藏隔夜,以冰淇淋機作成雪泥;在冷凍庫凍個三小時.VB 只等了半小時就挖,相機卡擦兩聲就溶化成冰沙.

爲了成品「軟心」,軟木塞黑麵糊裡添一枚白巧克力紐與糖漬金桔丁,VB 與名廚食譜相剋,請隨意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

至於味道嘛,軟木塞太甜,雪泥裏金桔過多苦味稍重,糖漬差強人意,卻是麵包最佳.麵包優於甜點,果然過日子比過節重要.




Labels:


繼續閱讀...

Wednesday, February 11, 2009

除壓抗暴之牛奶麵包棒



景氣不是「似乎不十分樂觀」,而是「確實十分不樂觀」.(都是 VB 爸害的啦;過年前看到我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妳有沒有放無薪假?本來沒有的也被他說成

──老爸我付不出房貸唯你是問!

──欸,台灣人過年買不到返鄉車票都找馬英九,妳付不出房貸應該要找歐巴馬!)

不論是 People elect the government they deserve. 還是 People deserve the government they elect. 既然我們選擇了「提供病患照護、製造就業機會」的偉大政府We deserve the change that we hope we can believe in.,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沒辦法,中英夾雜,標點符號實在太難打了!)

薪減假無福利消,雖然明白這是為了勉強維持「大家有飯吃」不得已的因應措施,可是心情還是十分──十二萬分──沉重;滿腔怨氣,放把火燒了吧?

牛奶以小火加熱至微滾,離火待涼.(因為採取慢速發酵,酵母放得少,牛奶若於室溫放置過久恐成為乳酪,故多此一道「殺菌」手續.)

麵包機裏依序放入牛奶(1.25 杯),麵粉(3 杯),酵母(0.5 小匙),鹽(少許),糖(1 小匙).打成麵團後取出,室溫發酵約一小時.

將麵團分為三等份,取一份擀成如比薩餅之薄片,再分切為長條(一直很想拿出製麵條器裁剪為「專業」麵包棒,但爲了這七八根棒子而架起麵條器,可能有點小題大作吧),隨意搓成圓棍,於預熱(華式 350 度)的烤箱內烤八分鐘即可.

其餘兩份麵團則製成(割紋方向錯誤之)「牛奶哈司」milk hearth.為什麼叫「爐邊麵包」?該不會是緣於羅斯福由 1933 年到 1944 年間,在廣播電台──不是如敝國這位「錯置歷史,亂打草稿,信口開河從不臉紅」之拜登副總統所宣稱「在電視上」!──的「爐邊」,三十場苦口婆心的「談話」後,廣大的人民終於有牛奶麵包可以吃,才稱之為「爐邊麵包」的吧?


Labels: ,


繼續閱讀...

Saturday, February 07, 2009

今天吃什麼?


這場流感病毒來勢洶洶,實驗室人員一一中箭落馬,無一倖免.VB 一開始的症狀是夜間喉嚨乾痛欲裂;人家美女開口,音色悅耳如絲帛,VB 晨起發聲,使盡力氣卻刺耳如撕帛.

週間忙得天昏地暗,實驗室噪音疲勞轟炸,耳鼻喉的不適不但無法減緩,還增加了反胃與食慾不振.如果不是胃會悶會痛人變昏變鈍(400 除以 1.5 明明是 266 VB 妳老說是 333 到底堅持個什麼勁?),其實病人我並不太在意趁機減個幾磅.偏偏事不從人願,體重沒減,胡言亂語笑話鬧一堆;節食挨餓果然會讓人變笨.

週末,終於可以不用摸黑出門摸黑回家,突然發現,有體力「煩惱今天吃什麼」其實也是幸福.食慾稍復後自己動手作的第一餐:杏仁油拌山藥麵線.雖然「初癒」不是「出獄」,但這麵線清淡爽口,灑上一點現磨的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更佳.


下午茶時分冬陽賞光,端著蟹餅酪梨佛卡夏三明治到荒蕪的後院,野餐.VB 的藝術細胞本來就不太多,流感打擊下非死即傷,擺盤雖然看來不甚誘人,但以抹了酸漬續隨子與奶油乳酪的佛卡夏麵包夾著百里香蟹餅與酪梨,味道其實不錯.


做到哪吃到哪,焦糖蘋果麵包布丁,快速消耗過剩麵包的最佳食譜.(請不要問我焦糖在哪裡,上火高溫炙烤了半天,糖還不焦,麵包要炭化了.)



Labels:


繼續閱讀...

李子酒葡萄乾歐式麵包



全球氣候改變(暖化或冷卻?),二十四節氣界野模糊,吾等五榖不分之人,更加(?)無法分辨農作行事曆.前年夏季,洛杉磯家的後院三數株李樹爭相結果.然而因為太平洋海風終年吹拂,山坡地貧脊的沙壤將抗風野草與經濟作物一視同仁;而李樹開花時節,老農(VB 爸)尚在熱帶台灣,口沫橫飛的講著「RCL 三隻小豬」──寫錯了,是「電阻電容電感」三兄弟的友愛故事──催眠聽眾,故而果樹未經修枝剪葉.任憑李花盡情怒放,後果是,小李子們氾濫成災.

依 VB 媽原始的樂觀想法,反正李子還小嘛不需苛求,就讓它們在樹上多待一陣子,我們也可以享受「在欉熟」.誰知狂風來襲,枝頭張牙舞爪的小李子們彷若失去電場支持的電子,紛紛由「傳導帶」(conduction band)跌回「價帶」(valence band).若電子與電洞最終結合,雖然玉石俱焚兩者皆逝,但過程中卻也迸出漂亮炫目的光子,還有點三島由紀夫式悽烈的美感;而小李子們找不到棲身的「坑」(沙坡地別說土撥鼠了,連蚯蚓都不想來),只跌得皮開肉綻,沙地上紅漬斑斑,彷彿黑道尋仇血拼後的現場.VB 媽於心不忍,提早收成,卻是酸振喉齦;原應是豐收純粹的喜悅竟蒙上一絲自作自受的酸味.不甘心這一批「有機李」就這麼「算了」,點子王 VB 媽腦筋一轉,釀成酒吧.

一一刷洗小李子們,務將其表皮的細白塵粉去淨,擦乾以展現其寶石般晶亮原色;一層李子一層白糖塡入消毒過的玻璃甕,靜待時間發功.

終於到了開瓶時刻.過濾果皮肉渣,妍麗紫漿在白瓷杯的襯托下,更顯深邃成熟.入口一股甜勁卻毫無酒味,數大簍李子,數個月等待,只盼到數大甕的濃縮果汁?

VB 媽再度發揮研究精神,實驗起不同比例的李子酒饅頭.記得不久前才讀到,台灣師傅在世界杯麵包大賽奪獎的紅酒桂圓麵包,VB 東施效顰,三比一的酒水比例與大量的葡萄乾,以慢速發酵的方式,作了兩條長型歐式麵包.

「這個麵包太好吃了!真的是妳作的嗎?」這可是對麵包甜食一向抱著可有可無的 VB 爸,第一次稱讚實驗廚房的產品呢!VB 爸翌日早餐還特別指定,不要李子酒饅頭,要李子酒麵包;稱讚女兒,不惜得罪老婆──其實兩者配方幾乎一樣,只差一蒸一烤.

「妳爸說饅頭不夠甜啦.」

原來這場饅頭與麵包的大對決,VB 靠了葡萄乾才得以勝出.


Label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