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30, 2007

麻吉阿諾的小義大利


更多照片

Maggiano's Little Italy

VB 爸生日.由於時間緊迫來不及從長計議,就選在大家都知道的矽谷人群集中地餐聚.適逢當日餐館前小廣場於夏令時分每周二晚有戶外爵士演奏,咚窿隆凍嗆,比美台灣廟會,熱鬧非凡.好在 VB 家吃飯從來不講究什麼羅曼蒂克情調,VB 爸和 VB 弟除了能在任何場合討論量子力學天文物理(意見不合時還會讓 VB 從皮包裏拿出化學元素表佐證),更有「把耳朵關起來」的特異功能──他吵由他吵,咱家人跨桌舀菜隔空喊話也自得其樂.

聽聞麻吉阿諾的餐量是屬於義大利家庭號,但是一來 VB 沒來吃過晚餐,不曉得到底有多家庭式;二來方才停車遊街等待──雖然前一天已經訂了位,這家餐廳是要等所有用餐人員到齊才准入座,所以等待 VB 弟勇渡車河以達彼岸時候,VB 替坐在大門口側的小靠背長椅上的爸媽,照了一張 VB 爸說是「難民照」──既然成為難民,餓度有點小提升,便複習剛剛參考食單,點了五人五道菜:

Lobster Ravioli - Basil & Saffron Pasta Filled with Fresh Lobster Meat in a Light Cream Sauce($22.95)龍蝦餃子七枚:羅勒番紅花餃子皮,新鮮龍蝦餡,清淡(?)奶油醬汁.(看價位VB 爸還以為是龍蝦腳──那個比較高級的「腳」應該叫做鉗或螯吧?)

Chicken Cacciatore - Slow Cooked Chicken Smothered in our Red Wine Tomato Gravy with Mushrooms, Roasted Peppers & Onions, Served with Pappardelle Pasta($16.95)慢火燉老雞:雞胸白肉(據說有雞腿紅肉,這道菜我沒吃),紅酒番茄醬汁,蘑菇,烤青紅椒洋蔥,佐捲捲寬麵條(放在另外一個小碗裏,看起來不太誘人,所以沒照相).

Steak & Gorgonzola Salad - Arugula, Spinach, Walnuts & Bleu Cheese Vinaigrette($14.95)牛排與果根左拉乳酪沙拉:芝麻葉,菠菜葉,核桃,藍紋乳酪油醋醬汁.自從在藍水瓶吃到果根左拉乳酪醬,就愛上了這款義大利乾酪.不過要能欣賞這種「成熟」的味道需要時間「養成」(acquired taste),此道沙拉中,七分熟的嫩牛肉是我家華人稍微能接受的,藍紋乳酪醬和大塊乾酪剩在盤裏,由始作俑者區區收拾殘尾.(冤枉啊,我其實是很不喜歡點菜的!)

Mussels - Steamed Prince Edward Island mussels in the shell, Tuscan style; served with garlic crostinis($14.95)托斯卡尼式蒸愛德華王子島(帶殼)貽貝,佐大蒜薄脆.貽貝小且蒸過頭,精華全在湯汁,只好請侍者再拿麵包來.──說到麵包,記得上次和物質女孩來吃下午茶時,他家提供兩到三種相當好吃的麵包,這次只有一種:拖鞋麵包,口感不壞但是切得不乾不脆,很難扳開──還是懷念 La Fontana 的麵包啊.

Gnocchi, Tomato Vodka Sauce - Ricotta pasta simmered in a delicately balanced sauce prepared with our classic pomodoro cream and finished with vodka and roasted garlic($14.95)紐奇:馬鈴薯與利口塔乳酪麵疙瘩,佐經典番茄奶醬,伏特加與烤大蒜.會點這道也是拜藍水瓶之賜,口味當然也是藍水瓶的勝出!

菜一起上來擺滿小餐桌,感覺很澎湃;擠走了麵包盤橄欖油陳酒醋沾醬調味瓶小蠟燭等等,用起餐來實在沒啥氣質氣氛.

甜點:本場自製(據說名揚海內外)的檸檬半月小餅.這是餐廳招待壽星的,我們早就被菜量打敗了:麵疙瘩剩下大半盤,老雞幾乎原封不動帶回家,只好對正式甜點說掰掰啦.

結論:屬於俗又大碗(是俗氣而不是便宜之意)的餐廳,人多人少都不適合,去過一次就好.

Labels:


繼續閱讀...

Saturday, July 21, 2007

窺看我的書櫃──部落格遊戲之【讀買品26問】

物質女孩點名了,樓上樓下前房後院走了好幾趟(沒辦法,東西到處亂丟的結果),終於完成任務啦.

【讀品】

1. 你現在正讀的書:

Paris in a Basket[菜籃裡的巴黎](VB 的亂譯)──我.要.去.巴黎.這本書在號稱與某州立大學圖書館連線的圖書館系統裡居然找不到、還是在熱心的圖書館管理員教導下,由 LINK+(大加州圖書館連線系統)從聖路易斯歐畢斯波(San Luis Obispo)學區調過來的.兩千年出版的書雖然有點年紀,不過兩年前 VB 以 1998 年 Frommer’s 裡夾著的巴黎地圖在巴黎疾走也沒有迷路,七年的資料變化相對幾百年的城市歷史,應該微不足道吧.

《康熙皇帝一家》,楊珍著.楊珍為大陸女史學家,長年與滿文資料為伍,以自己翻譯的滿文奏摺為基礎,寫出與眾不同的皇帝家庭歷史.上下兩册九大章邊看邊打瞌睡也終於讀到完結篇[蘇麻喇姑]了,感想是:好龐大的家族,好複雜的關係;康熙不僅是英主明君,也是古往今來的管理大師.

《巴黎味》,曹嘉玲著──重申:我.要.去.巴黎~~~

2. 接下來要讀的書:

《克莉絲蒂自傳》,Agatha Christie, an Autobiography.剛剛起頭,覺得翻譯有點抝口──

3. 你讀過後最覺得上當的書:

日本人似是而非的大眾醫學書,什麼酵母菌的神奇妙用啦、離子水的延年養身啦、明日葉的體內環保啦、等等所有標題都可以互換的小冊子.

4. 你讀不厭倦的書: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與偏見》.記得當時年紀(非常)小,看到家裡書櫃這本長得像是胡適文集、而且標點符號點在一瀉千里的直版中文旁邊的舊黃頁紙書,以為是類似林語堂《吾國與吾民》這種(幽默)論文──最主要是沒有注音符號──大字不認識幾個的 VB 就「以封面取書」,judge the book by its cover,放回原處.後來讀到原文,欲罷不能.

Gone with the Wind,《飄》.忘記是哪一家出版社的中譯世界名著全集裡,《飄》有厚厚兩大本,所以沒翻過.高中時期有一個又高又帥比現在任何一個偶像歌手也毫不遜色的(ABK)韓裔小弟弟送了原文本,雖然也是像磚塊一樣厚,但是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勁為什麼開始讀,讀以後又是欲罷不能,甚至資格考口試前還拿起來翻讀,隔天考試滿腦子都是書的後部當郝思嘉向白瑞德表白 But I love you,而白瑞德對她淡淡的說:That’s your misfortune──嗯,也是當時在考場裡煎熬不知(考官與考生)所云的 VB 的 misfortune 哪……

[補充]後來男生送的書不是《自由的滋味》就是《陸鏗懺悔回憶錄》──是怎樣,覺得 VB 應該效法彭明敏逃亡還是陸鏗放炮?──再來進步到《富爸爸窮爸爸》之類的(嚴格說來不是的,而是前男友強烈建議當時閒閒無代誌準備去 EMBA 學院浪費金錢與生命的 VB「有空看一下」──)

Sherlock Holms,《福爾摩斯全集》.自小朋友時代讀國語日報出版社出版、大字傍著注音符號之給兒童閱讀的世界名著起,到讀完原文全集止,一路走來始終只有一個想法:柯南道爾爵士,您(的英式幽默)實在是滿囉唆的──

《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二月河著.

5. 你試著讀了很多次,卻仍啃不完的書:

《紅樓夢》──我真的有很努力試過喔!至少三數次──目前為止進步到第三頁.

6. 你讀過還拼命推薦給人的書:

沒有「拼命」推薦過書.不過張振玉翻譯的《京華煙雲》(林語堂以英文寫的 Moment in Peking ──真奇怪,原文讀起來反而總覺得就是失掉一點味道──)如果有閒可以一看.

7. 你現在就預備留給老來退休讀的書:

日文版的《父親》,遠藤周作著.既然已經在仙台的舊書舖買了,就當作 VB 學習日文的動力吧.

8. 你小學時最愛讀的書:

《我們的歌》,趙淑俠著.VB 有生以來自己買給自己的第一本書.看了很多遍,幻想要到慕尼黑留學,對當年在高中時候就開始請家教(以英文)學德文的表哥非常崇拜羨慕!

9. 你一直想讀卻從來沒碰的書:

《莎士比亞全集》──曾經好羨慕長髮美女出口就是莎翁的名句,不過實在太艱深了,看來作氣質美女不是件容易的事.

10. 你在廁所裡會讀的書:

所有現在正在讀的書都會帶到廁所裡看.由於很多書都是不是自己的(圖書館借來的),所以帶進廁所之前都要替他們加上臨時封套.

11. 你現在還能找出劃線最多,或留飯漬、油漬、果漬各種吃食痕跡最多的書:

劃線最多的是《我們的歌》,也是唯一的一本,還(用注音符號)在書頁空白處做眉批.不過這本書出國時沒有帶出來,據說在某次南台灣淹大水後被我老爸給扔了.

吃食痕跡最多的書是「以科技交流為名行販賣儀器之實」的期刊.大多數是在公司午餐時間對著電腦一邊吃飯一邊玩線上「數獨」一邊瀏覽,以至於不得不留下飯漬茶跡.


【買品】

1. 你最近買的書:

上次朋友自台灣來幫我帶了好幾本中文書,雖然書是我選的,但是朋友不肯收錢──真是傷腦筋:

《唐魯孫談吃》,唐魯孫著
《國宴與家宴》,王宣一著
《第九味》,徐國能著
《食林外史》,朱振藩著
《食林遊俠傳》,朱振藩著
《提味》,朱振藩著

2. 你一直想買卻始終沒得手的書:

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cipes of Yves Thuriès: Restaurant Pastries and Desserts不是「想買」而是「想要」──除了教授指定教科書不得不買以外,我要是買一本定價美金 130 元(由於絕版了還是歐元狂升今天亞馬遜上賣 288.99 元!)的閒書肯定要良心不安很久──後來出版社寄來大師的另外一本巨作 The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cipes of Yves Thuriès, French Pastry嗯,1995 年的攝影(或印刷?)技術還是有差啊,即使如大師成品,總覺得還是沒有當代作品吸引人.

3. 你光是買,根本沒打算要讀的書:

各種麵包食譜書(小算一下,大概有將近十本.)材料又這樣步驟又那樣的讀起來太費力了,還是四項基本材料,其餘交給麵包機吧.

4. 你突然一日翻到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什麼時候買過的書:

自己買的書很少,(應該)都記得.

5. 你買過最後悔的書:

Cook Right for (4) Your Type, by Dr. Peter J. D’Adamo.好大一本講什麼血型吃什麼食物──什麼跟什麼嘛,VB 喜歡吃的都跟我的血型相剋!

6. 你買過最覺上算的書:

大學音樂圖書館大清倉時撿到的樂譜: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e小調,以史前時代的原定價賣出:10 仙,美金 10 分錢.這本泛黃快要碎掉的譜開啟了 VB 「第二樂章之后」的「專職業餘伴奏」生涯──大部分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和第三樂章都太快了,VB 的慢板手指跟不上.

7. 你書架上一眼望去最顯目位置的書:

Chocolate Obsession, Confections and Treats to Create and Savor, by Michael Recchiuti and Fran Gage.目前 VB 食譜藏書中圖片最美的一本.

8. 你最為瘋狂收集過的書:

沒有.曾經有想過要開始有系統的收藏書成為傳家寶,不過「收藏」這樣的舉動實在不適合 VB 這種沒耐性沒毅力的人,還是不要想吧.

9. 你若搬家必得減輕負擔,狠下手淘汰的第一本書:

沒有──自己買的書即使後悔也要留下來以玆警惕.而別人搬家鄭重其事移交給我的書即使和我的屬性不合也還是留在書櫃上,看到書就像看到朋友一樣.

10. 你買來多本拿來送人的書:

Mr. Finnegan's Giving Chest by Dan Farr and Dick Van Dyke.親子可聽可讀的圖畫有聲書,到目前為止送了三個小朋友.

11. 你每次去書店都會看到卻心裡嘀咕一定不會買的書:

政治人物推銷自己的書.

12. 放在床邊看的書:

林文月的《飲膳札記》與《京都一年》.(奇怪,我不是要去巴黎嗎?)
《品味全港私房菜》

13. 影響你的青春時代最多的一本書:

好像沒有,因為不讀書──VB 爸曾經對著青春時代的 VB 搖頭嘆息:從來沒有看過像你書讀得這麼少的人!(VB 爸你說不對了,有一個比我讀得更少的人,就是令公子舍弟!)

14. 會一面看一面哭的書:

蕭麗紅《桂花巷》──只有前半──覺得居然有人命運如此乖舛.另外好像是張曼娟《海水正藍》裡的一個關於小小男孩的片段.

附加題:

15. 「什麼?我竟然會買這種東西?」,讓你有這種念頭而根本不敢拿出來的書?

《懶惰美人瘦身手冊》(還是趕快藏起來好了.)

★作業完成後的感想:

(糟糕,VB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微薄專業形象恐怕毀了了......)真的很好玩!下次有這樣的遊戲一定要相報!

Labels:


繼續閱讀...

Sunday, July 15, 2007

花時間


瀏覽圖書館的推薦書架,驀然「花時間」三個字映入眼簾,心裡想什麼事不「花時間」呢?連這也可以寫書出版!仔細一看,原來是正式書名落落長十分嚴肅的花道(或園藝)教學書(或雜誌期刊),書是日文的我也看不懂,不過這樣看來,副題「花時間」應該是類似「茶時間」tea time 的說法吧──話又說回來,美好的事物哪一樣不「花時間」呢?

比如說,巴黎行程的安排.

我、要、去、巴、黎,句點.老闆不讓去法國開會沒關係,咱們自己拿假期在旅行淡季去巴黎待個十天半個月,反正有一大筆努力累積的航空哩程要在過期之前用掉.幾個禮拜以來一直在蒐集搜尋資料:餐館旅館博物館──網路資訊多如捲毛狗的毛,梳理起來還真是「花時間」哩.

其實這篇最主要紀錄的是,玫瑰冰沙

自從嘗過 PH 玫瑰杏仁小圓餅與印度玫瑰腰果鑽石糕,一直想 DIY 玫瑰口味的甜品;網路上找來找去,玫瑰水的來路不明不敢用,而成為諮詢對象的印度同事們只知道哪家印度食品行可以買到腰果糕,至於原料嘛──每個人都露出「ㄟ,我不知道ㄋㄟ」的無辜經典表情.

前陣子遠方友人送了一瓶保加利亞玫瑰醬,可是查閱馬卡蓉和腰果糕的食譜,製作遠遠超越 VB 的能力,而一般麵包蛋糕烘焙的過程又可能無法保存呈現玫瑰高雅微妙的香氣,思之不得輾轉反側,實驗烘焙坊開工便延宕下來,一直到天氣漸漸暖和,葡萄柚夏多內冰沙提供應用玫瑰醬的靈感.

材料:鮮榨黃檸檬汁一大顆,糖漿半杯弱(啊又是紅糖煮的),玫瑰醬半瓶,水半杯弱,夏多內酒酌量(用一點提味,用太多蓋味).將以上混合攪拌,倒入冰淇淋機中,定時一小時.屆時雖已可食但冰粒還不夠細膩,最好取出放入可冷凍之容器,冷凍一小時以上更佳.

炎熱的午后,整理後花園氾濫成災的迷迭香團,剪下數枝放在長玻璃瓶裡;玫瑰冰沙盛在 Villeroy & Boch 咖啡杯中──雖然享受「花時間」的確很花時間(而且沒有加色素所以冰沙不是誘人的粉嫩紅色),然而夏天的味道,真的很不錯唷!

Labels:


繼續閱讀...

Saturday, July 07, 2007

A Day to Remember : 杯子蛋糕與瑪德琳


盧溝橋事變發生後的七十週年,我們聚集在物質女孩家,烘焙杯子蛋糕與瑪德琳餅乾以紀念這歷史的一刻.

看到廚房淨麗的料理台、台上優雅的讀書架、架子裏開展著精緻杯子蛋糕食譜,彷彿預見不多久的將來,這樣的淨麗優雅精緻可以由我們複製呈現,與會各人都興奮的期待.

首先討論烘焙順序:杯子蛋糕烤後需要冷藏半小時,以確保發泡鮮奶油塗上去不會一觸即溶;然而瑪德琳的麵糊在烤之前需要冷藏半小時,讓混在其中的溶化奶油可以稍微凝結,烤好會有類似餅乾酥酥的口感(如同讓普魯斯特懷念不已、吃得一地碎屑的那個瑪德琳).大家都要半小時安靜冷卻期,孰先孰後?再看一次食譜,很快達成共識:

先調製杯子蛋糕麵糊,待其烘烤時則調製瑪德琳麵糊,中間空檔可準備鮮奶油糖霜.

流程確立,分頭進行.softenoften 提出「聯合作業」(teamwork)成功定理:因為有輿論壓力所以大家都規規矩矩的對著食譜,照本宣科;反之「個人作業」在家單打獨鬥,沒有群眾力量,就──有加有減啦!

一切按計畫,一絲不苟;只不過待兩份麵糊「同時」佔據冰箱(一在冷凍櫃一在冷藏櫃)時,發現:打發鮮奶油有點太早,空出來的半小時,剛好可以欣賞物質女孩的京都照片.

終於到了令人期待的時刻:放上音樂,點上蠟燭,泡杯(不含咖啡因)熱茶,大夥兒坐在幽靜雅致的餐桌上,享受成果.裝飾完成的杯子蛋糕只用了蛋白和有機純粹杏仁精,所以蛋糕體非常細膩,氣味亦非常高雅,頂著雪白的奶油糖霜擠花(不成花形乾脆大筆一揮,化成陽春白雪)襯得有機覆盆子與藍莓更加嬌豔欲滴;瑪德琳則由於所參考的網路食譜份量模糊(應該只放約三分之二滿的模型中塡得幾乎要溢出來),在打發了的全蛋與泡打粉的作用下,像連體嬰般親密的連成一氣,看起來就像(吃起來也像)超大的雞蛋糕──是很好吃的、令人懷念的雞蛋糕的味道(敝人吃了兩枚),就是,呃,不太像瑪德琳餅乾──

......在此向物質女孩鄭重道歉:VB 不應該偷懶而不把(試作過的)食譜找出來.

有玩有吃有聊又有拿──還有比這個更完美的自作自受下午茶會嗎?

[附錄] VB 極簡風瑪德琳食譜(24 個大型份量,連結圖片為本人自作自拍之成品):

蛋 3 個,糖 0.8 杯,麵粉 1.67 杯,奶油 1 條(0.25 磅),檸檬皮屑(或橘子皮屑,壓抑蛋腥味,避免作成蛋味較重的雞蛋糕)

材料全部攪和,放入以奶油用力抹過的模型烤盤,每個貝殼模型約放三分之二滿就好.放入華式 375 度烤箱,烤 17 分鐘.


Labels: ,


繼續閱讀...

Wednesday, July 04, 2007

Homemade vs. Handmade :一個永遠不可能及格的麵包工的告白


還沒來得及讀彼得梅爾的「高級喜劇」《山居歲月》──想(要)讀的書總是比時間還多,真是傷腦筋──先看了他與普羅旺斯麵包世家 Auzet合寫的麵包小書《一個法國麵包師的告白》.原以為麵包師傅既然要告白「應該」會提供食譜、有食譜的書「應該」會有美美的照片、有照片就「應該」會有某種程度的長寬高──從圖書館拿到這本書時有點小失望:因為精裝版不過五乘七的大小,不到四分之三吋厚,而且字體不算小,再大一點點就符合前指導教授所謂的 baby font(寫給嬰兒看的童話書),取笑敝人以大字體雙空格(big font 兼double space)來灌水,增加論文頁數.

然而精簡的「口袋書」pocket book 也有好處:很快可以讀完,而且讀的時候手也不會酸.

然後吾日三省吾身.先說痛定思痛的結論:難怪我只能是一個不及格的麵包工,作不成麵包師.

首先,麵包師傅要在早上四點鐘前開工,才能確保早餐時可以吃到新鮮出爐的麵包.我起不了床.

接下來是好麵包的條件:56 定律,廚房室溫+麵粉溫度+水溫=56 度C.舉例說明,如果廚房空氣溫度 20 度,麵粉溫度 22 度,那麼水的溫度就必須是 14 度.這對差不多小姐來說實在太難遵守啦!誰真的拿個溫度計量來量去,考驗人腦?讓有「微電腦」調節溫度的麵包機代勞和麵算了──這裏演申出一個問題:自家廚房對比專業麵包房、機器代勞對比手工製作;homemade 與 handmade,孰優孰異?

看到這裡幾乎要放棄,幸好書很薄,閑著也是閑著便繼續翻下去.終於翻到食譜告白,晚上八點.

得過法國最佳工藝大獎(Meillieurs Ouvriers de France, MOF)的麵包師傅的食譜,材料只有四項:麵粉、鹽、酵母、水.──又到了反省時刻:總以為要有糖,才能使麵糰發起來;而糖的種類不同(黑糖紅糖白砂糖白糖粉等)用量又隨心所欲──唉,麵包工的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

既然 MOF 師傅不吝傳授,又有英國書卷獎(English Book Awards)名作家諄諄教誨循循善誘,在陽光鬧得人心浮意亂的國慶日早晨,決心一步一步照著食譜,試作「釀酒師的麵包」winemaker’s bread.

材料:高筋麵粉 3.5 杯、紅酒 0.75 杯、水 0.5 杯、酵母 4.5 茶匙、鹽 0.5 茶匙(食譜要求 1.5 茶匙──這次只用了 0.5 茶匙烤出來還是偏鹹哩!)碎核桃 2 杯.儘量使用有機材料.(水和鹽不需要有機吧?)

作法:
1) 拿出麵包機,按下「作麵糰」選項,依序放入材料:液體、麵粉、酵母、鹽.
2) 1.5 小時後取出麵糰,揉入碎核桃,整形放入預先塗好奶油的麵包模子(因為大烤箱罷工,勞資雙方尚未談妥條件,只能依靠小烤箱;而小烤箱的容量對「自由形」free form 的忍受度極低,只好利用模子限制麵包成長).最後發酵.
3) 預熱烤箱.在麵包表面與達到溫度的烤箱中以噴水(據說這樣可以烤出像法國麵包般酥脆的外殼).烤好取出放涼切(厚)片──完全自家烘焙半手工(無糖)紅酒核桃麵包.

Labels: ,


繼續閱讀...

Monday, July 02, 2007

誤判《遠方的鼓聲》

好像很多人很喜歡村上春樹:這個部落格提到他的這個說法,那個部落客談到他的那本書;次數多到連 VB 都不由得記住了這個名字.但卻一直沒有找來看看的欲望,一是敝人不讀書,二是他是日本人:不喜歡讀日本人寫的書.

其實這個說法也不正確.

食譜不算,嚴格說起來還是讀過日本作家的書,(兩本).「小時候」時期抱著的三浦綾子的《冰點》(劉慕沙譯)縮在沙發上,一鼓作氣從天亮讀到太陽下山,甫看完馬上從頭再讀一次.(在同一個「小時候」還有一本類似厚度且遭受同樣待遇的書則是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張振玉譯.)

第二本日本書則在很多很多年以後.得知不會講日文的 VB 千里迢迢來到仙台,居然只帶了「一本」閒書, Anne of Green Gables ──套書中的第四集──要靠它度過漫漫長夏,善解人意的學長夫人立刻慷慨的開放她的藏書館,極力推薦由嶺月翻譯的遠藤周作的《父親》.《父親》能有多好看?如果是像朱自清的《背影》,感人則感人矣,但若不是考試要考我是不會想要看第二次.然而溽暑的仙台,窗外大雨滂沱,我躺在冷氣房的褟褟米上一口氣看完,完全忘記隔天一早要搭班次很少人很多的公車趕到山上實驗室和在美國的同學們舉行電話會議,討論論文進度.

雨停.上街狂走.經過一家在地下室的舊書店,放置路面門口的花車攤,攤上的《父親》正對著我──如獲至寶的拿起來,咚咚咚衝下樓去付賬.不曉得哪裡來的印象:顏元叔靠著一本《蝴蝶夢》學英文;VB 我就靠著《父親》學日文吧!

──回到住處還真的努力對照査字典……(還特別給書縫了一個布套子──上週末逛布店買布縫了便當袋食具袋口布袋手帕袋等剩下的布剛好用上──)VB 你到仙台是來製作量子井超晶格倍頻儀,還是來學茶道花道書道布道(?)?不過筆記寫完一張紙就放棄了──從開始實在太困難啦.

(不是要寫村上春樹的嗎?可以扯到遠古時代的仙台,照村上的說法,還真是「傷腦筋」.)

那天收到圖書館通知,《一個法國麵包師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French Baker,by Peter Mayle and Gerard Auzet) 已經到了.領書時候順便到中文書區: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系列,林文月《飲膳札記》(雖然已經看過很多次),黃寶蓮《流氓治國》──架上剛好有村上春樹的《遠方的鼓聲》和《邊境.近境》,一併放入帆布袋.

依著順序(唐林黃)看完,在讀 Agatha Christie 自傳同時順手翻翻《遠方的鼓聲》,一看之下發現我又犯了「以名取書」的錯誤:《流氓治國》既不是海峽兩岸的政治評論,《遠方的鼓聲》也不是日本慶典的大鼓表演,這兩本書竟然都是旅遊文學!

對村上春樹的偏見源自於孤陋寡聞.一直以為村上是屬於純日式(敝人阿公輩、百歲人瑞)、跟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等同年代的老作家;而三島由紀夫式「慘烈爆裂」的幻滅美感,或者川端康成式「瘋狂扭曲」的憂鬱虛無,都是令人不忍卒讀的.

然而《遠方的鼓聲》從目錄標題開始就相當吸引人:焦焦蜂和卡羅蜂從米克諾斯到克里特島、浴缸攻防戰、101號巴士酒會的光和影電視、小丸子、普列特爾,……,非常的「非日式」(──其實我才讀了幾本日本作家的書,哪能判定日式與非日式?)譯者(賴明珠)的文筆非常流暢自然,我不懂日文所以無法比較,但是中文譯本讀來彷彿完全是村上的「第一人稱」敘述,絲毫沒有閱讀翻譯作品的滯迨感.讀到某些句子段落時竟會不由自主的將之(即時)翻譯成英文──眼睛看到的雖然是中文字,腦袋裡感應到的竟然是英文──真是一種奇怪的感覺.應該歸因於村上的成長與教育背景吧:他的文體風格非常西化,為文處處可見異於其他日本作品的難得且獨特的幽默;以今映昔知新溫故,筆觸帶著辛辣強烈的懷舊之情.也由於這樣,他能夠以平易近人的文筆反映深刻的感受.

到目前為止,我已走過了羅馬的冬天、希臘的春天、淡季的海島、黑手黨的西西里,如同讀 Under the Tuscan Sun 一樣的心情:愉快的、悠閒的、同時是局裡人又是局外人的、雲淡風清的(對於旅行與異鄉生活中的意外與挫折──對人對事對物對天氣……文中多次出現「傷腦筋」──讀者彷彿與村上一起面對這些不可思議的場景,多了便見怪不怪,搖搖頭嘆口氣:真是「傷腦筋」.)

隨著他的腳步,正要進入「空白之年」.

Label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