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30, 2008

夜深忽夢少年事──極簡風 Brioche


若不是生病睡得不安穩,VB 其實不太會(也不太願)想起年少輕狂事──因為想來想去結論只有一個:老大徒傷悲.

可是誰叫自己少壯不努力?半睡半醒之間數算人生所剩時日,連摩西都說一生「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詩篇九十),我們又如何不「如飛而去」呢?

即使不是故意「夜深忽夢少年事」(當然更沒有「夢啼妝淚紅欄杆」──只有因過敏引起的涕水滂沱,和因喉嚨發癢引出的嘆息),但夢見了又夢醒了,此際縱使找不到心藥來治療「傷悲」,也要想辦法撫慰轆轆飢腸──

綿密的甜膩的香酥的──是的,我從夢見「布里歐吁」的夢中醒來!(啊,有什麼比「麵粉、白糖、奶油」三合一無敵組合能更快提供「及時滿足」呢?)

可是,冰箱裏沒有牛奶也沒有蛋啊?可是,我現在就想吃到呀!

親朋好友大約對敝人的「烘焙原則」略有印象:「材料能取代的就取代、不能取代的就取消.」絕對不讓任何因素影響決心.於是:

將一瓶 6 盎司原味優格,6 盎司水(以優格空瓶量即可),三杯麵粉,兩小匙棕糖,兩小匙乾酵母,依序放入麵包機,按下「麵糰」選項.四十分鐘後觀看進度,救命啊!麵包機揉麵的兩隻「拳頭」只有右拳使勁工作,左拳「脫臼」而被材料掩埋,動彈不得.

在 VB 黑手指照料下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的「大象耳朵」都可以重新出發,機器當然也可以重新開始.加水加粉一陣手忙腳亂,總算變成勉強可以拿出來的麵糰,放入預先抹油的不鏽鋼碗公裏,蓋上玻璃蓋,置於拉開窗簾的落地窗邊,等待發酵.

待體積變為原麵糰的兩倍半大,壓出空氣,擀成像比薩的厚餅,塗上兩大匙在室溫軟化的奶油,由一側捲起成為繩狀,再以一端為圓心繞成一個圓盤(好像作蔥油餅一樣),小心擀開,再塗上兩大匙奶油,捲起,切分為十六小塊,搓圓整形,排入方形烤盅,灑上一大匙棕糖,放入烤箱,等待第二次發酵.

發酵完畢,麵糰表面噴點水,烤箱設定華式 325 度(不用預熱),烤 35 分鐘左右,出爐.

外殼酥如可頌(一口咬下也會掉屑屑!),內質綿如吐司(扳開還可以看到一絲一絲的,讓麵包機的兩隻拳頭狠狠捶打兩回果然不同!),雖然沒有布里歐吁鵝黃的顏色(缺蛋少油嘛!我們安慰自己膽固醇和熱量也比較低吧,)誘人的程度卻一點不減,特別是加上表面幾顆糖粒脆脆的口感,「麵粉、棕糖、奶油」的大滿足!VB 三兩口就解決一個,第二個吃了一半,想起食物櫃裏有罐埔里玫瑰醬,趕忙祭出(不是開酒的)開瓶器,波一聲,挖一瓢抹上麵包:淡淡的花香畫龍點睛般提升了整體香氣的層次──雖然香氣不如保加利亞的玫瑰醬之濃郁,也因為如此不會讓人有吃「玫瑰香皂」的錯覺;而其中的檸檬汁(防氧化,VB 有看過埔里玫瑰醬製作的介紹和食譜!)襯托糖的甜(這也是少糖版本的嘛!)更中和奶油的膩,不需要泡茶煮咖啡也可以一個接一個吃不停──


新鮮出爐麵包的魅力是很難抵擋的,連長相抱歉的極簡風 Brioche 也不例外──沒有數吃了幾個,只知道這一整天不敢接近體重計.


Labels:


繼續閱讀...

重新出發


學妹遠赴北極圈之前送來託管的「大象耳朵」,本來挺著閃亮亮油綠綠的兩對長耳,在 VB 黑手指的照撫之下,兩三隻耳朵悄悄的離開人間,僅剩的也逐漸垂下,焦黃無勁,還出現脫水的現象──

怎麼回事?我明明有按時灌溉呀?(有時還給它加點好料哩!)

具合格醫護人員執照的 VB 媽蹲下來診斷,一眼看出問題所在:「唉,妳澆太多水了啦.這樣不行:根會爛掉!連這種不需要照顧的植物,妳都可以養成這樣──」

VB 媽一邊搖頭一邊剪去耳朵,又趕快將花盆端到後院,倒出多餘的水,留在戶外曬點加州陽光,讓土稍微乾一點,希望能解決根部「水腫」問題.

一個多禮拜後的某日,VB 心血來潮打開落地窗,發現莖幹的頂端長出類似蝸牛觸角的小芽──果然是棵具有堅韌生命力的植物啊.興沖沖捧進屋來:

重新出發!



Labels:


繼續閱讀...

Tuesday, July 29, 2008

I am so geek



年度半導體商家年度大拜拜(SEMICON 2008)兩週前「圓滿」閉幕.本來不打算紀錄的:沒有龍蝦牛排,沒有手電筒充電器,更沒有超大容量的快閃記憶體──(大概因為今年為了讓 VB 媽「增廣見聞」而沒有跟老闆一起逛的緣故吧──不過行前老闆仍然拿了一疊他的名片讓我替他投);只有薄荷糖和賀喜(Hershey's)巧克力,筆的造型極度無趣到 VB 連靠近攤位看看他家在賣什麼都提不起勁;跟前幾次我們收集紀念品以致差點「暴斃在商展上」的豐收景況不可同日而語.(突然發現 2007 年沒有紀錄?驚~)

本週開始零零散散接了幾通電話幾封伊媚兒,沒有購買大權的 VB 一一將他們轉給坐在隔壁的老闆,繼續埋首在實驗室裡跟儀器生悶氣;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忙了一整天,拖著沉重的步履從實驗室爬回辦公間,驀然看到椅子上有個小包裹.心裏一邊嘀咕「這是什麼?」一邊拿剪刀拆開(包裝得挺牢固的哩!):

「老闆,我又抽中了──不過這到底是幹嘛用的啊?」

「什麼?」老闆接過去:「這可以接上 iPOD 讓你有看大螢幕電影的錯覺的眼鏡啦!」

哇,真不敢相信敝人的「奇客指數」(geek point)在幾個月內大幅飆高:I am sooooo geek!!

「如果回去研究後還不會用,把 iPOD TOUCH 一起拿來,我們教妳.」──真是知我(真正奇客分數)者,老闆也.──「對了,我的(獎)呢?」


Labels:


繼續閱讀...

Saturday, July 26, 2008

最後的戚風蛋糕


除非極度不嗜甜,大概沒有人不喜歡戚風蛋糕吧.步驟繁複的食譜遇到 VB 彷若過眼雲煙,故而 VB 對「又要打蛋白又要攪蛋黃又要篩麵粉」然而成品外貌簡約樸實的戚風蛋糕該如何整治,一向是「想當然耳」.

網路上熱愛戚風蛋糕的專家們,不吝分享各式創意組合,綠茶紅豆紅茶綠豆,勾起 VB 對「伯爵茶香戚風蛋糕」的相思.適逢物質女孩訪英回來,送了 VB 一盒 Harrods 伯爵茶,(物質女孩也常常將親手製作的戚風蛋糕與 VB 分享),讓 VB 也想來試試這個據說「即使失敗也可以吃」的戚風蛋糕.

孰料出師不利狀況連連──其實我早該知道:理論和應用是兩回事;知道不等於作得到嘛!

繼「欲蓋彌彰之黑巧克力戚風蛋糕」與「慘不忍睹之柑橘白巧克力戚風蛋糕」後(以及兩者之間一款因為第一個步驟──分開蛋白蛋黃──就失誤以致於臨時改成「神經緊張之柑橘比利時鬆餅」),實驗室小技工決定回歸基本面:參考專家食譜仔細計算所需材料份量;量杯量匙彈簧磅秤一字排開務求測量精準──太陽系九大恆星(或剩下八個?)也有排成一列的時候,我就不信,敝實驗廚房只能生產「侏儒」戚風蛋糕.

以下為兩個直徑 5 吋高 2.75 吋蛋糕之份量(食譜來源周老師的美食教室

蛋黃糊

蛋黃 45 克(一個美國規格大型蛋的蛋黃約 18 克,此食譜要求份量相當於 2.5 個蛋黃,四捨五入,用 3 個蛋黃)
細白砂糖 25 克
植物油 30 克,或略少於 2 大匙
牛奶 55 克,此次用量為 4 大匙減 1 小匙
檸檬精 1 小匙(原食譜沒有,如果手邊有香草精柑橘精之類,少少一點可以壓過蛋腥;份量則是牛奶減去的 1 小匙)
低筋麵粉 70 克(可用蛋糕麵粉.如果手邊只有一般萬用麵粉,可以 50 克麵粉加 20 克太白粉或 corn starch,降低筋度;如果嫌麻煩,中筋也沒關係──我想.)
泡打粉 3/4 小匙
少許(這裡使用 1/8 小匙的一半)

蛋白糊

蛋白 66 克(一個美國規格大型蛋的蛋白約 30 克,此食譜要求份量比 2 個蛋白多一點,反正已經打了 3 個蛋,就全部用了吧)
塔塔粉 1/3 小匙(想知道塔塔粉由來請看這裡
細白砂糖 45 克

作法

1.)烤箱預熱華式 325 度.

2.)蛋黃與糖用力攪打到檸檬色;將植物油,檸檬精,牛奶一點一點加入,拌勻.

3.)將麵粉,泡打粉,鹽先均勻混合過篩,再拌入蛋黃糊.

4.)將蛋白(蛋從冰箱拿出來一定要回溫到室溫!這樣打出來的蛋白才會美得冒泡),放在不鏽鋼大碗公裏(我試過,玻璃碗或瓷碗打出的效果不佳),碗公下墊以厚厚的「烘焙者專用布墊」(baker's pad,或其他墊板,止滑保溫),以電動攪拌器從低速開始逐漸轉高速攪打(如此所產生的氣泡比較小而穩定,成品的質體亦較綿密),甫產生氣泡時即加入塔塔粉,狂打一兩分鐘後,將糖分次少量加入,再打至硬性發泡(請不要問我怎麼判斷軟性硬性,絕對是「盲人引導盲人」.)

5.)將蛋白糊分成三次加入蛋黃糊,以橡皮刮刀從下往上翻拌,要輕要快.

6.)倒入底部可分開的圓形烤模(不需要抹油灑粉──耶!不過清洗比較辛苦),約八分滿,烤 30 ~ 35 分鐘.期間蛋糕會像舒芙蕾一樣膨脹衝高,把耳朵貼近烤箱還可以聽見細微的波波聲.如果貴府的大烤箱也不幸鬧罷工而必須使用桌面型小烤箱,此時也許會有焦味傳出.請遏制想要打開烤箱的衝動,因為在麵糊裏爭先恐後想掙開束縛的氣泡,一遇到冷空氣,就會小小砰的一聲──沒.有.了.本來還擔心膨風得這麼誇張的蛋糕,取出後如何能倒扣?沒想到烤箱門一開,蛋糕竟像被刺破的牛皮,表面留下 stretch marks(妊娠紋).


7.)倒扣,放涼,脫模,切開,品嘗:夠濕潤不過甜,散發淡淡的檸檬香;然而氣孔太大,蛋糕體除了黃白不甚均勻,尚有不夠熟之處,看來寒舍小烤箱烘焙時間需要校準了.


實驗產品給 VB 弟當早餐.先吃過柑橘白巧克力戚風蛋糕的 VB 弟看到檸檬戚風蛋糕:「什麼?我昨天吃的是失敗作品啊?那個已經很好吃了耶!)

「左邊是侏儒,右邊是最新版.同樣的份量前者只有後者一半高.(如下圖)」


比起舊版充滿彈性嚼勁,新版相對蓬鬆軟綿,三兩口就解決 1/4 個.

「這是最後的戚風蛋糕,我再也不烤了.」




Labels:


繼續閱讀...

Friday, July 25, 2008

<喝星巴克咖啡的女人vs.買星巴克股票的女人>

VB 不是星巴克咖啡的「擁護者」,特別是當它的門市如雨後的(毒)蘑菇,大城小鎮大街小巷處處開──連羅浮宮也「淪陷」了(看來「四海」不但「都有中國人」,也「都有星巴克」!)──VB 對這龐大的咖啡帝國不自覺的產生些許煩膩感.

然而星巴克也有不可抹煞的妙處:長途跋涉,車子行在荒郊野外,需要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提神醒腦,或是喝多了咖啡因飲料後需要洗手間,這時「與星巴克不期而遇」的感動,真不可以言語形容之──畢竟,它的咖啡和洗手間都比無孔不入的麥當勞略勝一籌.

所以,收到 SEMICON 2008 年某參展廠商贈與一張內含五塊錢的星巴克儲值卡,高興之際又聽說上網註冊卡號以防遺失盜用(才五塊錢,喝一杯咖啡冰沙!),湊熱鬧不落人後的 VB 也上網加入星巴克的「酬賓計畫」(reward program).

「酬賓好康」竟然很快就來了:兩天前收到通知「新品上市」的伊媚兒:「兼顧健康與美味,清涼有勁之飲品」,本週五週六兩日凡擁有註冊過的星巴克儲值卡之客戶,憑卡可免費享用一杯,口味任選.

今日早晨 VB 興沖沖的拿著印出來的伊媚兒來到某門市.

「對不起,我們沒有這樣的活動喔.」

啥?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櫃檯五六個人員彼此討論:「嘿,這是今天第二件了.看來有人侵入系統亂送伊媚兒──」

啊?竟然是惡作劇?

某位資歷較深的工作人員當機立斷:「雖然是惡作劇,今天還是招待您一杯我們的新飲品.請問要什麼口味?」

這時經理店長出來,又解釋又安撫,態度誠懇:「這種惡作劇已經發生過好幾次,我們願意請您享用一杯,這張伊媚兒可否留下,以便我們深入調查釐清狀況?」

接過融合香蕉橘子芒果的飲品,往停車場的路上,突然想起不久前看到一則大眾理財新書的廣告文宣:

<喝星巴克咖啡的女人vs.買星巴克股票的女人>

享受著不似奶昔肥膩又沒有冰沙顆粒口感的沁涼,此刻驀然意識到,VB 就是頭殼壞去的「後者」:在星巴克股價猛跌數美元的一年多前某日進場,爾後一路狂瀉到今,淨值減少的額度大概足夠 VB 全家扶老攜幼寒冬溽暑每人一天一超大杯冰沙,喝個好幾年;不同的是,錢花了,卻沒人喝到!!

喝星巴克咖啡的女人精神抖擻,(在錯誤時機)買(而未賣)星巴克股票的女人,就像在 Wii Fit 裏很久沒運動,垂頭喪氣的 Mii.




Labels:


繼續閱讀...

Thursday, July 24, 2008

吸血鬼殺手:Garlic Jo's



順著新港高速公路直開到尾端,進入久違故而生疏的「新港海灘市」(Newport Beach);當十字街口的「三角方場」(Triangle Square ── 配上圓形建築,完美的幾何教學!)映入眼簾,總算在陌生裏找到一抹似曾相識.隨著車潮走走停停,轉上濱海道路不多時,向左看,一座毫不起眼的白色如倉庫般的矮建築,即是我們此行目的:以大蒜為料理主題的和式洋食之 Garlic Jo's

別人家有三寶,VB 家有「三早」──睡早起早吃飯早:上館子吃飯榮任「餐廳當日第一桌客人」的比例,跟「人生不如意事」不相上下;本次亦然.(比較特殊的是,從進門到出門,沒看見第二桌客人──我家吃飯實在太快了?!)

領位的日裔歐巴桑女士在我們入座後,先送來加了檸檬片的冰水,一籃褐黃的佐餐麵包和一碟咖哩黃的沾醬.麵包介於日式麵包的細膩與歐式麵包的粗獷之間,外觀口感皆如 VB 當年以麵包機作出的第一條吐司,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雖然普通之極,微熱的麵包稍稍慰撫了清晨即跋涉奔波尚未進食的胃納.加了熟紅蘿蔔泥的沾醬偏甜,溫柔有餘蒜味不足,私以為還是傳統的生大蒜搭奶油或橄欖油來得過癮──雖然他家的大蒜醬比較適合敝人「紙作的胃」.

幾口麵包下肚,終於有力氣研讀食單.

original garlic bread 「本場自慢」大蒜麵包,兩片 $4.00

original garlic and yellow chili pizza 「本場自慢」大蒜與小黃辣椒比薩薄方餅,$8.95,但午餐時間,加個小盤綠沙拉只要 $9.50

scallop carpaccio 干貝韃靼 $11.95

Jo's seafood salad 「本場」海鮮沙拉 $13.50

New York steak with smothered garlic sauce 紐約牛排佐「多到令人窒息」的大蒜橄欖油醬 $30.95

以上為點菜順序,走菜則以干貝韃靼與海鮮沙拉打先鋒.

名為義式韃靼 carpaccio,卻是整顆的小珠貝 bay scallop 泡在浮著紅色辣油的油醋醬汁而成的,加上色彩繽紛的生鮮椒丁蒜粒,反而比較像拉丁美洲的 ceviche.一盤只有四枚,剛好一人一顆;一口吃下小珠貝──我還是要說,味道溫吞沒有特色──雖然只有一口不足以作正確評論(不過也因為既然只有一口,應該要更令人印象深刻才對嘛);總覺得:當西式鄉村農莊料理遇到精亦求精日本廚師的「調教」,像披上和服的洋村姑,行禮如儀有模有樣,然而不但沒有學到日人嚴密與一絲不苟,反而失去屬於自己的率直純真.但話又說來,和式洋食本就自成一格,當「融合菜」欣賞品嘗,不需要求太高.──但這顆小指指節大的珠貝,連塞牙縫都不夠,當然更撐不起滿滿的醬汁,只好拿佐餐麵包片沾之,覺得這樣吃比咖哩黃的沾醬更佳,至少「主題確立」,大蒜味道明顯.

海鮮沙拉非常新鮮,花枝尤嫩,可惜沙拉醬跟佐餐沾醬很像,都加了熟紅蘿蔔泥,只有蔬果的清甜,卻不酸不辛無層次.倒是比薩薄餅所附的綠沙拉,調了味噌大蒜醬,相當不錯.

「本場自慢」的麵包與薄餅熱騰騰上場.柔軟的棍子麵包自背脊部分切開,堆著加入大量大蒜泥的奶油,這才是真正的大蒜麵包嘛!切為九小方片的薄餅上舖著片狀的大蒜與環狀的小黃辣椒,覺得「力道」還不夠的話,還有三種大蒜醬可以塗抹:加了歐芹 parsley 的綠醬(微辛),加了辣椒 chili 的紅醬(中辛),與加了墨西哥辣椒 jalapeno 的橄欖色醬(最辛!)原味薄餅裏的黃辣椒已足以讓 VB 冒煙了,欲知醬滋味,請諮詢大蒜擁護者 VB 媽.

侍者發揮室內設計師的專長,整理「所有的菜(除了干貝)都還在」的桌面,準備迎接滋滋作響的鐵板牛排.待 VB 照完相,侍者抽離牛排底下的大鋼鈑,推滿焦烤大蒜瓣的十二盎司厚切紐約牛排,直接觸及鐵板,又發出驚人的火烙聲;粉嫩粉嫩的切面不見血,侍者告知要幾分生熟全憑各人喜好:生點的現在,熟點的再放,不過別耽擱太久,變成全熟就委屈了這塊牛肉.

我們快手快腳的把牛排撿到白盤上.沒有多餘調味的牛排品質不錯(相對其他鐵板餐廳,價位亦走高檔路線),一口牛肉一口大蒜(好像 VB 媽小時候吃台灣路邊攤古早味烤香腸)再一口薄餅,四人分食份量剛好;薯泥綿密,接觸鐵板的部分微焦香脆如鍋巴;蔬菜嘛,不喜歡青椰菜的 VB 也被爲全家營養把關的警察總長 VB 媽派了半朵.

(最後只打包了五片薄餅)渾身散發大蒜味的 VB 家族,立刻晉升為「最不受歡迎人物排行」榜首,連吸血鬼也不敢靠近.






Labels:


繼續閱讀...